个人理财专家往往都会认同这些基本理财原则:少用信用卡;存一份应急基金;年轻时就开始准备退休金;还有,永远不要低估复利的重要性。然而,一份新的工作论文发现,流行的个人理财书籍和经济学理论之间有许多令人惊讶的脱节点。
该论文的作者是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James J. Choi。文章首先梳理了2019年Goodreads上最受欢迎的50本个人理财书籍,包括Robert Kiyosaki的《富爸爸,穷爸爸》、Jesse Mecham的《你需要做预算》(You Need a Budget)和Ramit Sethi的《我来教你致富》(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以及Suze Orman和Dave Ramsey等理财大师的多本著作。接着,作者将个人理财书籍中最常见的知识点与主流经济理论的假设和原则进行了比较。
该论文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发布,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作者发现,个人理财专家在储蓄、管理投资组合、偿还债务和买房等问题的建议上均与经济学家有偏差。但是,尽管这些专家的建议在某些事情上可能并不对,作者认为他们的建议相比严肃的经济理论有两个优势:一是容易被普通人理解,二是在金钱问题上考虑到了人性的弱点(比如坚持执行预算的困难)。